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雷人与经济学家的职责
21世纪经济报道 2009年03月09日 
华生  燕京华侨大学校长
 
    本来,雷人是网络世界的语言,用来形容事情令人惊呆到仿佛被雷击中一样。经济研究和经济学家,被称为“冰冷的手术刀”,本来应该是与此相距最远的一族。经济学家不是明星和演员,具有为大众生产喜剧或轰动效应的功能,而是对无论最震惊还是最乏味的经济事件,都能进行冷静和独立的研究和剖析,为学界和公众提供具有专业水准的评论和意见。因此,近年来经济学界扔出的一个比一个雷人的观点,确实让人大跌眼镜。
 
    比如,最近报上所载经济学家的一个雷人意见:将国家的外汇储备拿出一半,分给全国老百姓,以增加国民财富,拉动内需。分钱这样的好事当然会得到不少喝彩。但是,作为经济学家,我认为其职责就不是简单提出或否定这样的建议,而是对这种政策建议进行经济可行性的分析。

中国的外汇储备,无论是外币、外国债券,还是黄金,等等,都不是国家财政的结余,而是中央银行的资产。银行的本金都有限,银行里的钱再多也是客户的存款,因而不能分,也分不得。中央银行“不差钱”,但无非就是自己可以印钞票。设想,如果我们真把一半外汇储备给13亿人平分,每人分得几百美元,那央行的资产出了一个大窟窿不说,就是中国老百姓花这分到的美元,到美国、欧洲去购买国外的商品、服务,拉动的也只是外国的内需,同时还会进一步挤压中国国内的内需。

当然,中国老百姓最简单也是最聪明的办法,还是直接把分的那点外汇再回售给银行,换出人民币,用人民币去储蓄、消费或投资。但这样一来,只不过是央行又发了一次6万多亿元钞票,所有的外汇还是在央行没动窝。

这样下去,我们是否可以再分一次,而且反复地分这个老也花不完的外汇储备呢?

如果真有这种不费力气就能让中国人民富起来的办法,那当然是太好了。但是,梦太好了就不会是真的。因为分外汇储备就是分银行的钱,这和让银行加班多印钞票分给全国人民的道理是一样的,不会给国人增加财富,只会导致钞票不值钱和恶性通货膨胀。

经济学家的另一个建议是,将现有上市公司中央企业国有股的40%约6万亿拿出来分给13亿人民。因为股票有市价,不会被人廉价收购,老百姓持有资本收入,等于给他了一个会下蛋的母鸡,而不是只给一个鸡蛋。

撇开政治上的可行性不谈(国家放弃在所有上市公司中的绝对控股地位),国有股票是国家的权益,因而是可以分的,只是这个分法的交易成本太高,经济上得不偿失。

现在不要说中央国企,就是全部A股1600家上市公司加起来的总市值,也不过15万亿元。国有控股企业不足1000家,国有股控股比例平均约60%多,市值总量在10万亿元之下,40%不足4万亿。13亿人平均每人可以分不到3000元价值的股票。这个股票好象又不让卖,因为如果一次性卖了,换了钱花,也就没有以后“会下蛋的母鸡”和资本收入了。这样按照现在中国上市公司平均只有1%—2%的分红水平,一个人一年下来,也就是分个几十块钱,说这点钱就可以大大缩小收入差距,提振内需,恐怕谁也不信。可见对于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国家在上市国企包括上市银行的绝对控股权,加在一起似乎很大,13亿人一分,就没几个钱了。

那么,是否可以不让老百姓非死守着“这只下不了几个蛋的母鸡”,允许大家卖分到手的股票呢?其实这样才更顺理成章。股份制改革到了今天,分到个人名下的股票或权益又不让卖,主张全民分产或分红的经济学家真不必这样扭扭捏捏,费心思编出好多说辞来。只是真谈到分,最简单、最有效的办法是分钱。试想,稳定持股的国有股分到个人,对股市的巨大冲击不言而喻,每人不足3000元的市值恐怕一夜间就不值2000元了,况且按照现在大约10元左右的股票均价,每个人在每家国有上市公司平均半股都分不到,13亿人的开户费用、时间和精力,每户老百姓在一家上市公司加起来分到的1、2股股票如何参加公司治理或买卖,这样巨大的市场压力和交易费用,压垮了证券市场不说,打着让老百姓收益的旗号,最终老百姓恐怕也所得无几。

因此,经济学家如果真想为普通老百姓谋利益,那就是分钱最简便了。至于老百姓用分到的钱是去消费,买房还是买股票,其实不用别人操心。

经济学家在这里的职责是要研究政府的规模和收支结构。如是否可以压缩政府开支、减少基本建设投资,更多用于消费,或直接给老百姓特别是低收入人群发钱、发消费券,政府收入不够,是否可以变卖国有资产或股权,或者搞赤字财政,发国债向社会筹资,把负担后移。

麻烦在于触及到这种真正的经济问题,不用说普通学者,就是那些得了诺贝尔奖的顶级经济学家,也意见相左。以至美国新总统奥巴马挟高民意上台,但一涉及到如何花钱,是减税还是搞基建,是搞赤字还是压开支,问题行业和企业是政府去救还是让其在市场中自生自灭,是救大企业还是救小企业,国会内外、经济学界都吵成了一团。面对这场乱仗,你可以感慨经济学真还没成为一门科学,至多是一门艺术。但是,甩一个口号就想蒙人、雷人在那里肯定是不行的。

中国的情况则相当的不同。改革开放30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使经济学成为显学,经济学家头上顶了灵光。经济学家把让银行开门分钱变个说法叫分外储,很多人就真信这样可以富起来。其实老百姓越是这样单纯,这样的玩笑就越开不得的。至于说均分国有资产,分一部分也好,全分完也好,作为一种经济主张,自然也未尝不可。但是经济学家应当把话说完:公共财产无论怎样均分,从经济学原理上说,其作用和功效是提高效率,很难改善公平,因为财产不免要在少数人手中重新集中,因而往往是要以更大的财产和收入差距为代价,这就是经济学上所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道理。用平等的口号搞分产,就会误导那些一心追求缩小收入差距和更公平分配的老百姓。就如改革前的计划经济、国有制,你可以批评它大锅饭、效率低下,但是你无论如何不能说它分配更不平等。

近年来经济学家雷人的主意还挺多,如春节火车票提价可以缓解交通压力,大学学费上调可以使高等教育更公平等等,都是属于这类抽掉了经济学最要命的假定和前提,引出常人都诧异的结论,读者均需一一思索,以提高自己遭遇雷人之语的免疫力。

话题:



0

推荐

华生

华生

123篇文章 5年前更新

1986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是影响我国经济改革进程的三项重要变革(价格双轨制、资产经营责任制、股权分置改革)的主要提出和积极推动者。1984年9月在首届全国中青年经济工作会议上,他因与同伴首次提出放调结合的价格双轨制改革思路并被国务院采纳成名。1985年,以华生为首的研究团队提出建立政资分离的国有出资人体系,竞聘企业经理人,国家按出资分享收益,实行资产经营责任制的改革方案,并推动其后在全国的试点和国资局的设立。1998年2月,华生留学回国后率先提出A股含权和股权分置改革问题,认为中国股市需要尽早纠正制度缺陷,重新界定产权,用赎买流通权的办法让非流通股恢复流通,并积极参与和推动了股权分置改革的进程。

文章